近年來,利用LED光源與環境控制特性的植物工廠,成為近年來各大廠亟欲切進的利基型市場,結合LED照明將可讓農作物、植物或花卉的收成期縮短,加上適當地環境控制,不但可以預防蟲害,并且免于使用農藥或減少農藥使用,為食品安全把關,也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。
植物工廠的概念利基,將有機會為許多面臨地狹人稠與污染等農業問題,帶來新的解決方案。而近期隨著公共空間、商業空間LED照明應用的逐步成熟,植物工廠成為歐美日臺業者積極搶進的新市場,特別是中國地方政府以采用植物工廠,做為其政績亮點的策略,也再度吸引各廠躍躍欲試,爭取地方政府補助款。
隨著LED照明應用成熟度的提升,LED照明已成為植物工廠不可或缺的一環,相較于傳統的鹵素燈與螢光燈管,LED光源不僅環保,也同時兼具省電優點,對使用者而言,LED光源的可調控性更是為農業栽植帶來更多優勢。據業內專家觀察,LED光源的光質與光量皆可控制,可以針對不同品種與種植種類搭配不同波長的LED光源,光量的部分也可以隨著日照長短進行補充。
另外不能小看這個強化特定波長的效果,與傳統光源比起來,LED更能夠發揮不同植物需要不同特定波長來補充能量的優勢。
但是和太陽光相比,LED能量自然還是略遜一籌,但由于夜間沒有太陽光,LED光源的補充與強化,正是可縮短植物生產期的原因之一。 植物工廠的LED光源主流形式也有兩種。其一是采用以螢光粉方式混出的白光光源,其二是采用紅光LED、藍光LED與紫外光LED等不同顏色LED去混光或補強植物需要波長的LED照明。
關于這點,目前業界仍有不同看法,由于花卉作物行光合作用時吸收的光以可見光和紫外光線為主,也就是說,植物行光合作用時僅需要紅藍光,特別是紅光波長分布在650-655nm,以及藍光波長在450-470nm,能達到的效果最佳,這種植物照明的應用,就適合采用混光形式的LED光源,而不是用螢光粉混合出仿真太陽光的白光LED光源。
因此,部分業者推出的植物工廠產品以搭配紅藍光LED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