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初,國家“科技部”推出“十城萬盞”半導體照明應用示范城市方案,該計劃涵蓋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武漢等21個國內相對發達城市,并很快將范圍擴大到50個城市。截止2010年,21個試點城市已全部啟動LED路燈改造工程。在重慶、濰坊、東莞、保定等城市,LED路燈示范道路效應已經顯現,其中濰坊市區LED路燈覆蓋率已達84%,今年底將完成全覆蓋。
景觀照明方面,城市建筑亮化工程、園林燈光工程、城市廣場照明燈,LED燈具已經成為政府采購首選。在深圳、廈門、寧波、天津等LED產業基地,LED景觀燈正加速淘汰傳統景觀照明燈具。在合肥,景觀照明LED燈具覆蓋率已達70%。LED工程照明市場的誘惑可謂無人能敵。在2008年的奧運會上,LED照明首次大規模地走進人們的視線。50萬個大功率LED燈泡、3.7萬套LED專用燈具、5萬平方米發光面積,流光溢彩的水立方創造了世界之最。通過開幕式及各種景觀,LED一夜之間得到了大眾的贊嘆和認可。
在國慶60周年聯歡晚會上,4028名表演者在天安門廣場裝扮成多彩LED發光樹,構成堪稱世界之最的“光立方”主題表演區,美輪美奐的LED燈光效果重現奧運后的經典。
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,則成為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LED秀場,世博園區也成為了全球最大的LED示范區。一公里長的世博軸上用了200多萬顆LED、世博園區內使用了10.3億顆LED芯片,場館室內照明光源中約有80%采用了LED光源。
深圳舉辦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,LED的光芒絢爛奪目,僅主體育館就采用了2.3萬多套LED燈具,照明面積超過11萬平方米。大運會主場館中的游泳中心、體育館、體育中心三座建筑,總共安裝了96萬顆照明級LED芯片。深圳市政府為迎接大運會,還在通往大運主場館的幾條主干道實施了大規模的LED路燈和景觀燈工程。
除了各大型場館,其他基礎建設和市政工程,如鐵路、機場、地鐵、車站、隧道、城市干道以及公共園林的建設,也總少不了LED的身影。
根據2008-2010年統計數據,預計2011年全國LED戶外照明市場規模約為64億元,其中路燈43億元,隧道燈11億元。LEDinside預測,到2015年,中國戶外LED照明產值將有望突破1000億元。
“1000億元的蛋糕如能平均瓜分,全國每一家LED照明企業都將成為億元戶”,一位LED景觀燈生產企業老總不無天真地說。目前,國內上規模的LED燈具生產商不過千家,上千億的市場規模若果真平均分配,的確能造就上千家億元產值的公司。然而不難發現,“真正參與國內大型工程的LED企業,總是那幾張熟悉的面孔”。
北京奧運、上海世博的燈光工程和控制系統所采用的關鍵產品,均來自于幾家國際知名品牌,而配套產品和組裝施工則由幾家國內大型照明企業完成,包括雷士、良業照明、星光股份、三雄極光、TCL、朗能、西蒙電氣、新文行、晨輝照明等。
活躍在各地政府工程招投標活動中的,往往是有相當實力或有深厚地方背景的公司。在東莞,每逢涉及LED的政府工程招標,從來少不了東莞勤上、百分百科技,中標者也非他莫屬!
“市政工程是少數人玩的游戲!”一個小企業負責人毫不諱言地說。但如同幾千家中小LED照明企業主一樣,他也同樣每每“搖著LED大旗”參與城市市政工程的“攻城”大戰,并對未來市場前景及公司發展都充滿期待!畢竟中國市場不是幾家大型企業能吞食的,何況非政府商用工程照明市場同樣可觀。
工程照明市場自然是廠商爭奪的焦點,但受照明行業的大力推動和精心培育,加之政府政策層面大力支持,市政類工程照明市場已相對成熟。基于市場趨勢和行業競爭,人們早已將目光轉移到民用室內照明,這是照明業公認的第二塊沃野。
LED照明產品主要分為三大板塊,首先是景觀工程照明,包括市政景觀和建筑物景觀照明、道路交通照明等;第二是通用家居照明,包括家居照明和室內裝飾照明;第三是通用商業照明,包括酒店、會館、商場、寫字樓及其他特殊場所的照明。一般認為,除室外工程照明和特種照明之外,其他通用室內照明都可統稱為民用照明。民用照明市場規模有多大呢?飛利浦中國公司CEO畢柏翎曾透露,“中國目前LED市場民用照明這一塊,就價值400億元。”當然,這是一個相當保守和謹慎的數據。
隨著國家“禁白令”的制定和實施,LED照明將緊跟禁白時間表,在未來3-5年大舉進入民用、商用市場。至2016年,LED燈泡的更替率將達到40%,到2020年達到80%。
在2011年6月的廣州照明展上,九成LED照明企業展出了室內燈飾產品,也不乏LED平板燈、LED水晶吊燈及更具創意的裝飾性LED燈飾產品,令人眼前一亮。可見,LED民用照明產品體系已經初步形成。
深圳、中山、武漢、寧波、天津等地主要燈飾專業賣場了解到,現在已經有不少市場已設有LED燈飾專營店,部分甚至開辟了LED專區。在傳統燈飾專營店,也不乏LED產品的身影。經營水晶燈、羊皮燈20余年的鄒老板透露,他的3家連鎖店都引進了少量LED室內裝飾性燈具。他表示:LED概念太火,盡管傳統的水晶燈和羊皮燈在市場上的地位一時還難以撼動,但他擔心失去更多的機會,引進LED不僅滿足顧客多元需求,也讓自己和員工更多了解和學習LED照明的知識。
國內主要LED照明品牌,大都有在一線市場開設形象店或專賣店的計劃。“盡管第一個螃蟹已經被人吃掉,總不能讓人吃完螃蟹再獨享蛋糕吧!”莆田一位LED企業老總說,“公司正密切關注同行,將選擇正確的時機發展經銷商和專營店。”隨著銀雨、歐曼、偉來、勤上等國內一線品牌市場份額的日益提升,行業內持樂觀態度的人士認為,LED專賣店必將成為大勢所趨。
在深圳許多普通的裝飾材料城、小型電器燈具商場,甚至五金店都有LED燈具的身影。相信這種情況全國各地大致相同。而在廣州、上海、常州、長春、北京等地,還出現了一度引起熱議的LED專營店。
長春首家LED專賣店——現代LED專賣店面積達100多平方米,入駐的品牌達10多個。在常州,2000年做LED的商家尚只有4家,而目前已經發展到200多家,并且數量還在繼續增加。而競爭的加劇,也推動商家將LED的展銷形式由最先的LED專賣墻、專賣區向LED專賣店、LED實景模式轉變。
在成都,九洲光電于8月初開設了它的首家形象店——成都旗艦店。7月,勤上光電南京首家LED旗艦店落戶金陵國際家居。7月30日,湖南首家LED旗艦店落戶長沙喜來燈。6月7日,中山尚朗光電在燈都開設了800平方米LED旗艦體驗店。而早在2010年7月,銀雨照明的首家旗艦店就已在中山古鎮開業。
專家表示,LED照明爭奪城市市政工程,最需要的是公平的市場環境和自身實力;而選擇“進城”計劃——走進燈飾城,熟悉市場,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,并在品牌上下足功夫,這恐怕是中小型LED照明企業的最佳選擇,也是由小到大、由大道強的必由之路。
www.scxdf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