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通量:光通量是衡量燈具發光能力的重要指標,單位是流明(lm)。光通量越高,燈具發出的光就越亮,能更好地滿足工礦場所的大面積照明需求。一般來說,根據工礦場所的大小和照明要求,應選擇光通量在 2000lm - 20000lm 之間的高光效工礦燈。例如,小型倉庫可選擇光通量為 2000lm - 5000lm 的燈具,而大型車間則可能需要光通量為 10000lm 以上的燈具。
光效:光效指的是光源將電能轉化為光能的效率,單位是流明 / 瓦(lm/W)。光效越高,說明燈具在消耗相同電能的情況下,能夠發出更多的光,節能效果更好。優質的高光效工礦燈光效通常在 100lm/W 以上,一些先進的產品甚至可以達到 150lm/W - 200lm/W。
顯色指數(CRI):顯色指數用于衡量燈具對物體顏色還原的能力,數值越高,還原度越好,一般用 Ra 表示。對于工礦場所,建議選擇顯色指數在 70 以上的工礦燈。如果工作場景對顏色識別要求較高,如精細加工、質檢等環節,則應選擇顯色指數在 80 以上甚至更高的燈具,以確保工人能夠準確辨別物體的顏色和細節。
色溫:色溫是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,單位為開爾文(K)。高光效工礦燈常見的色溫有 3000K(暖白色)、4000K(中性白色)和 5000K - 6500K(冷白色)。一般來說,需要營造溫馨、舒適氛圍的場所可選擇較低色溫的燈具;而對于需要清晰、明亮視覺效果的工礦場所,如生產車間、倉庫等,通常選擇 5000K - 6500K 的冷白色溫燈具,能使物體看起來更清晰,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。

防護等級:防護等級由兩個數字組成,第一個數字表示防塵等級,第二個數字表示防水等級。工礦場所環境復雜,灰塵、水汽較多,因此需要選擇防護等級較高的工礦燈,一般要求達到 IP65 或更高。例如,IP67 等級的工礦燈適用于經常受到水濺或浸泡的場所,如礦山的井下作業區等。
工作電壓:高光效工礦燈的工作電壓應與使用場所的供電電壓相匹配。常見的工作電壓有 220V、380V 等。如果電壓不匹配,可能會導致燈具無法正常工作,甚至損壞燈具。在購買前,一定要確認好使用場所的供電電壓,選擇相應電壓規格的燈具。
功率:功率直接關系到燈具的耗電量和照明效果。在選擇時,要根據照明面積、高度以及所需的照度來確定合適的功率。一般來說,工礦燈的功率在 30W - 200W 之間。例如,對于一個高度為 5 米、面積為 100 平方米的車間,若需要達到 300lx 的照度,可選擇功率為 60W - 100W 的高光效工礦燈。
配光曲線:配光曲線反映了燈具在不同方向上的光強分布情況。根據工礦場所的實際需求,選擇合適配光曲線的燈具,如對稱配光、非對稱配光、窄光束配光、寬光束配光等。例如,對于高大的廠房,可選擇窄光束配光的工礦燈,將光線集中投射到工作區域,提高照明效率;而對于低矮的倉庫,則可選擇寬光束配光的燈具,使光線更均勻地分布在整個空間。
